“當前,我們學院正加緊改造提升功能室、餐廳和公寓等硬件設施,以滿足后續中亞職業農民培訓要求。”8月14日,渭南職業技術學院對外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尹育華告訴記者。
中亞職業農民培訓項目是“中國+中亞五國”外長第二次會晤的一部分成果。
“會晤成果中,涉及渭南市的項目有‘中國—中亞農業合作中心’和‘減貧惠農計劃’。”渭南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高麗介紹。
為推進相關項目建設,渭南市設立現代農業技術研學班和農業專業技術(種植、養殖)人員培訓班,計劃三年時間為中亞五國培訓300名職業農民。渭南職業技術學院為職業農民培訓承擔單位。
職業農民培訓項目受到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廣泛認可和好評。今年3月23日,烏茲別克斯坦農業部來訪團到渭南職業技術學院進行訪問交流,表示愿與該校深入開展國際交流合作,并選派人員參加職業農民培訓項目。
同時,為有序推進“中國—中亞農業合作中心”項目,渭南市積極打造“兩個中心、四個示范區”,即現代農業科教實訓中心、農產品貿易中心,糧油生產示范區、果蔬生產示范區、畜牧養殖示范區和鄉村振興示范區。
近年來,渭南市立足區域發展實際,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重點國家和地區加強交流合作,先后與15個國家的16個城市建立友好交往關系。5月18日中國—中亞峰會上,渭南市與塔吉克斯坦丹加拉區簽署了友好城市協議書。
渭南“一帶一路”對非農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揭牌、首期幾內亞農技人員培訓班在渭南職業技術學院順利舉辦、渭南首家中外文化交流與體驗基地在白水縣和蒲城縣掛牌成立……在農業、文化等各個領域,渭南市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大格局,取得了豐碩成果。
文化是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重要力量。2022年8月,首屆國際非遺交流周在渭南舉辦,活動充分利用豐富的非遺資源,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,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舉辦了非遺體驗、非遺創意大賽等豐富多彩、形式新穎的系列活動,引起廣泛關注。
貿易暢通是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重點內容。今年年初,渭南市政府主辦的中國(渭南)“一帶一路”經貿合作線上推介洽談會成功舉辦,來自12個國家政府、商協會、企業的代表共計4000余人次,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加。
2020至2022年,渭南市與中亞五國的貨物貿易總額分別為579萬元、936萬元、1709萬元,呈逐年增長態勢。
農業、文化、貿易……當前,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正從謀篇布局的“大寫意”轉入精耕細作的“工筆畫”。渭南搶抓機遇,逐步深化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,以更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。